大千世界,滚滚红尘,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赤条条地从来处来,赤条条地到去处去,开始和结束是一模一样、毫厘不差的,可是活着的过程就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千奇百怪了。就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,世间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。不同的生命过程取决于不同的人生境界,而人生境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,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,它与一个人的学识、经历、心态、修养、性格,以及对生命和所处世界的体验和感悟密切相关。
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也是逐步形成不断完善的,在这个过程中,人的信仰尤显重要。其实信仰者,就是信奉、仰慕某人某事物或者某个理想期望,并且将之视为自己的榜样,或者行动指南和追求目标。东方佛家说,生无信仰心,恒被它笑具(众生若无信仰,常被鬼神嘲笑)。东西方文化上有差异,但认识世界还是大体一致的,只是表述和形容略有不同。西方故事说,神在造人以后,发现泥做的人软软的,经不住磕碰和摔打,一遇点风雨就立刻摊倒,神于是开动脑筋,及时改进,就在人的背上插了根脊梁,从此,人活着就能挺直腰杆,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霜雨雪都屹立不倒,遇到曲折纷繁的坎坷荆棘都能迈得过去。这脊梁,就是信仰。
无论东方西方,先贤和哲人们都很早就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了——一个人人有信仰,内心不空虚,灵魂不寂寞,精神不软弱,做事不犹豫,生活才充实,生命才自信,人生能成事,努力能成大事;人一旦失去了信仰,思想意识飘忽不定,言行举动不能坚持,迷迷蒙蒙浑浑噩噩,进退失据无所作为。任何事物皆有两重性,信仰也不例外;既有崇高,也有卑微。就像人的脊梁,并不都是坚强有力的,也有骨软、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等情况一样。一般说,搭救全人类,解放全世界,博爱众生之类的信仰都是崇高;“食得福,着得禄,睡得就生肉”之类信仰,就比较卑微。信仰不但有崇高卑微之分,还有好坏之分;凡是积极向上的,积德劝善的信仰都是好的;凡是损公肥私,损人利已或损人不利已的信仰都是坏的。
对于人生境界的描述,还有另一种比喻。我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文章,讲述丰子恺先生对人生境界提出“三层楼说”。他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个层面:一是有形的物质生活,二是无形的精神生活,三是超脱的灵魂生活。物质生活就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,肉身欲望感官享受;精神生活就是音乐绘画学术文艺,放飞梦想抚慰心灵;灵魂生活就是宗教,就是要探求人生根本性的问题,认真,执著,虔诚。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。懒得登楼梯或者无力上楼的人就住第一层,千方百计把物质生活弄好,锦衣肉食尊荣富贵,吃好喝好穿好玩好,其余的无须用心动脑,顺着时间的河水流淌,到哪儿是哪儿,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,而且在世间占了大多数。高兴登楼梯或者有脚力的人就爬上二楼,登高一层或许风光旖旎,就是知识分子、学者、艺术家之类,古往今来在世间也有很多,灿若星河,创造了许多佳作名篇千古传颂。还有一种人更加特别,精神欲望也更加强烈,更令人心生敬佩和感慨,他们非要探索人生的究竟,包括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,是否存在上帝,是否存在灵魂,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之类,都在心中盘桓,认为财产子孙只是身外之物,学术文艺也是暂时梦幻,连自己的身体也不过是极其短暂的虚幻的存在,转瞬就会遁入永恒的黑暗,值得追究的是灵魂的来源,宇宙的根本,这些人就是三层楼,宗教徒。
从人生境界的角度,也有人把芸芸众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。是否准确暂且不论,姑妄言之姑妄听之。第一种,懵懵懂懂来世间一趟,糊里糊涂终其一生,日复一日年复一年,既无目标也无追求,随波逐流混着日子,吃饭喘气眨巴眼走到红尘尽头,这也是一种生存方式,或者是生命更普遍的表现形态,生命是每个人自己的,每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,活着就是这样的人生境界,本身根本不想改变生命的历程,与别人何干,无须指责,世界本来就是万花筒,各有各的活法,也都有滋有味自得其乐;第二种,几杯酒下肚可能雄心壮志气冲牛斗,遇上点小挫折立马就像被戳破泄了气的皮球,蔫头耷脑精神萎靡情绪一落千丈,时而清醒时而糊涂,时而发愤时而颓唐,终至平庸一事无成,仰天长叹无可奈何;第三种,除去少不更事和年老糊涂,在人生旅程的关键阶段,也就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时候,始终头脑清醒,目标明确,孜孜以求,行动有力,契而不舍,持之以恒,不用说,这一类人追求的才是最高的人生境界,也许最能获得成功,收获最大,在不懈的追求奋斗中,真正散发出了生命本色的光华,在一定的领域内创造出令人称道的辉煌。
不管是人生“三层楼说”,还是把芸芸众生分成三类,我以为择其要者不过是说,生命匆匆忙忙在世间走过一遭,有的人活着就是活着,从来没有想过要主动做点什么,走的时候也就了无声息地走了,不会留下任何痕迹。而另一些人则不同,他们活着不停地拷问自己的内心,经常仰头望天俯首问地,与日月星辰默默交流,寻求和探索天地万物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这些人活着是为了寻求意义,而寻求意义又是觉得自己是在有意义地活着。即使所寻求的一切高于生存的目标到头来是虚幻的,远离人间烟火的,或者是力不能及的,寻求本身就使自己感到生存是有意义的,从而也就始终充满信心、充满活力、充满激情、充满创造力地活着,不断地开拓出一片生命的新天地。
一个人的人生境界,不仅反应出自身的内在素质和外在生活状态,也决定了一个生命究竟能够走多远。人生境界决定人生信仰,人生信仰决定人的行动,人的行动决定生命的过程,反过来,生命的过程又会体现出一个人的人生境界。人活着,不是看你站在哪里,而最主要的是看你往哪里走。人的一生中真正能够做点事情的有效时间并不很多,尤其是创造力旺盛的黄金时间更是可怜的少之又少。掐指一算,除去走上人生竞技场之前的准备和年龄大了退位让贤,大体上也只有精力充沛的30年左右的时间。当然,那些让我们仰视的出类拔萃的精英天才和特别勤奋的人不在此列。
时光的河流不会停顿,每一个生命都不过是划过夜空的流星。活着就要追求美好的人生境界,让自己的生命走得更远一些,同时不断增加生命的宽度,活得更充实丰厚一些。认清自已融入社会,把握自已找准方向,珍惜时光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人生之旅。尽人力,听天命,无论成败,此生无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