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了。他。
从来都很严格。严肃。严厉。让人无法亲近。可是一些小小琐碎之事又是让我心疼。从来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,执拗。让人不理解,让人憎恶都无所谓。
年幼时,我不具备能力懂得他,也不够爱他。儿童除了天生的依赖和需索,其实并不懂得爱别人。也许那时我更渴望拥有一个能带我上街买玩具的父亲,能在时间闲适之余,给予我更多的关注。我对他有许多失望。这种失望后来与我对他的爱纠结在一起,成为我们彼此关系里黑暗的核心。
他也许始终把他的女儿当作一个儿子在养。给予厚望期待我的人生。从小灌输的理念,是要努力有上进的心。这属于一个男子的价值体系和格局。如果他是一棵树,我与他的血缘,就如同树枝的分杈。他也许曾希望我能朝向更多人世的实际,我却趋向天空的另一边,是空寥的白云苍茫青灰色天色。与其热闹着引人夺目,步步紧逼,不如趋向做一个人群之中真实自然的人,不张扬,不虚饰,随时保持退后的位置。心有所定,只是专注做事。但骨子里性格毕竟还是更接近男子,非常刚硬。
他习惯性的保留如同学校里的成绩单,诸如此类一切的种种……这些无用的过时的票据、纸张、文字。这种对时间和往事的执意留恋。这样的留恋使他的感情深刻绵长容易受到伤害。
后来,只是我开始不喜欢自己的历史。会烧掉一些东西。清空一些东西。从来没有对别人倾诉的习惯。习惯不能暴露软弱和困惑。那种暴露,对自闭的个性来说,是一种羞耻。除了书写,或是自我对话。这样,才能觉得自己是分明而洁净的,也没有任何心事可以留给这个世间。
一个人若太具备感情,是会自伤及伤人的。的确如此。
我的父亲。
这是成年之后的我,才能感受到的一切。要真正去爱和尊重我们的父母,一样需要时间。需要长大,获有能力,因为爱和尊重并不是天性。